欢迎来到大街美文网!

新疆民族团结感人故事范文汇总五篇

感人故事 时间:2023-08-15

【www.cqzdj.com--感人故事】

新疆民族团结感人故事篇1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在她的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今天人们把文成公主誉为最成功的女外交家实不为过。

  唐太宗贞观12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正值国富兵强,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在上书谢罪的同时,还特向唐廷求婚。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于是在宫中选定了一个通晓诗书的宗室之女,封她为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一个远亲李姓王侯之女,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对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应允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15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这支队伍,除了携带着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组成成员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象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

  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千方百计地对他们从经济和文化上予以协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而远嫁,这支送亲的队伍也是前去协助她完成这项使命的。

  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1000多年了。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新疆民族团结感人故事篇2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西汉晚期生于南郡兴山县(今湖北省秭归县)。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入宫为待诏。

  西汉晚期,汉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长期的战乱,恢复了和亲关系。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答应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亲。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

  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昭君出塞和亲,是当时汉匈双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

  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韩邪单于。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走石,人马不能前进。昭君款款地弹起了她所带的琵琶,顿时狂风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横空,祥云缭绕,地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遍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近处的黑水澄清了。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她(他)们头顶上盘旋和歌唱。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于是就在黑水边定居下来。

  后来,王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会出现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和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漂亮的锦囊里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长出了五谷杂粮。

  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锋,午如钟,酉如枞。就是说,昭君墓早晨犹如一座山峰,中午犹如一座鼎钟,黄昏时犹如一棵鸡枞(伞菌科圆锥形菌纲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她的功绩也得到后世的尊重。

新疆民族团结感人故事篇3

  这是发生的新疆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69岁的新疆奇台维吾尔族老人***养育了19个不同民族的孩子,全家共由6个民族组成。

  这段感人的故事要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当时23岁的***年轻漂亮,与丈夫养育着自己的2个孩子,加上因父母去世一起生活的3个妹妹,一家7口人过着虽清淡却很幸福的生活。

  1963年,她们的哈萨克族邻居相继去世,撇下了三个半大孩子。看着这三个没了爹娘的孩子,***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

  1977年,***又收养了王淑珍兄妹4个汉族孤儿。在王淑珍被收养的几个月后,她的继父又一病不起,看到几个衣不遮体的孩子蜷缩在一张破旧的毡子上,***的心都快碎了,她默默地把王淑珍的哥哥和两个妹妹带回了家。1989年,王淑珍的继父因病去逝,留下了3个孩子,***又将这3个回族孤儿接到家里。

  至此,***共收养了10个孤儿,加上自己生育的9个孩子,一大家子20多口人,在那个年代,要一天天地过日子,谈何容易。

  ***几乎把所有时间、所有的心思、所有的爱心都用来照料这一大群孩子,做一锅饭一个人分不了一碗,锅就见底了。他们哪里知道,***从来都是只吃半饱就行了。

  就是在那样的年月里,性格开朗、乐观的***,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跨,始终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她相信,孩子们终会长大成人,日子会逐渐好起来的。

  ***亲生的子女有9个,其他10个是收养的孤儿。但她始终说:“我家19个孩子,个个都是亲生的。”爱,多一点付出,就会得到更多更大的满足,也会让爱得到升华,因为,爱加上爱是更多的爱。在这家朴素的屋子里,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温情剧,感动着每一个人。民族不同,心相通,你帮我,我帮你,世界会更美!

新疆民族团结感人故事篇4

  在首歌中曾这样唱道:“家是一个家,国大是中国……”大概从秦时起我国便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追溯着古老的记忆,翻开泛黄的历史书页,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逐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茫茫大漠,河西走廊中一支风尘仆仆的队伍在艰难西行。这是公元前139年,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正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环境恶劣,险象环生,但自此西域三十六国呈现在我们眼前,一条横跨西亚的丝绸之路贯通东西,各民族始通音韵,礼尚往来。

  再看东汉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从此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了我国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追着唐人的步履,我们看到了布达拉宫中文成公主的身影,北魏孝文帝强劲的改革,再至康乾盛世中土尔扈特部的回归……悠悠千年历史,中华的发展伴随着各民族的相互融合,民族共识和凝聚力日渐增强。时至今日,中华民族正在展现着空前的世界影响力,这是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

  可在拉萨“3.14”和乌鲁木齐“7.15”严重暴力事件中,当地人们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但也由此让生活在新疆等地的回、汉、哈萨克、维吾尔等民族的人们更加明白和平稳定是多么的重要,使得民族一家亲的统一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看川藏、青藏铁路的建成,我国的各项援疆政策的落实,各族人民相处融洽,我们的祖国也必将更为富强。在我心目中,民族团结的过程就是我们56个民族和谐共处,团结一心,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

新疆民族团结感人故事篇5

  在筹备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的过程中,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在当时只有少数领导同志和办事人员知道。这就是西藏自治区成立时,中央代表团由哪位领导带团的事。当时中央统战部给党中央写了一份报告,请中央决定代表团团长的人选。据说周总理看到这份报告后,立即表示他要去西藏。他说,我曾经答应过西藏的同志,自治区成立时去看望他们。现在自治区成立了,我还没有到过西藏,我要去看看。当时中央没有同意让周总理带团。据说是因为中央考虑到当时国际形势不稳定,印巴正在闹边境冲突,周总理若去西藏公开活动,可能会引起一些影响,再加上医生认为周总理的身体不宜去高原。周总理就说:“不同意我带团,我到那里转一转,看一看总可以吧!现在可以不做正式决定,也不公开宣传报道,到时我只在拉萨上空去转一圈!”

  1965年中央代表团的进藏路线是从北京到成都,然后从成都坐飞机到西藏。总理专机的机组人员对这条航线和机场的情况不熟悉,就让他们先试飞。如果没有问题,总理便打算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那天,坐着飞机在拉萨上空转一圈。当时西藏的领导层有少数人知道这个消息,总理不让他们传播,为避免万一去不了,会让西藏人民失望。后来,事有不巧,飞机试飞时出了问题。因为当雄机场跑道比较短,飞机在降落时冲出了跑道,有一个轮子陷入地里,飞机的翅膀倾斜了,碰在地上,弄坏了。怎么处理这架飞机成了难题,运回去吧,太大,整个飞机要肢解。就地修理吧,西藏没有设备。后来还是决定就地修理。在西藏的许多同志当时都曾看到当雄机场跑道的一端有一座很大的建筑,那就是为了修理飞机而临时搭建的工棚,它把飞机整个包起来了。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周总理生前一直为未能进藏而感到遗憾。这件往事也反映了他对西藏人民的深情厚谊,反映了中央对西藏的关心。

本文来源:http://www.cqzdj.com/gushidaquan/160526/

推荐内容